海杧果

海杧果(Cerbera manghas L.)是夹竹桃科海杧果属的乔木。高4~8米;树皮为灰褐色;全株有丰富乳汁;叶厚纸质,呈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叶面为深绿色,叶背为浅绿色;花为白色,有芳香;核果双生或单个,呈阔卵形或球形,外果皮纤维质或木质,成熟时为橙黄色;通常只有1颗种子;花期3~10月;果期7月~翌年4月。

海杧果(Cerbera manghas L.)是夹竹桃科海杧果属的乔木。高4~8米;树皮为灰褐色;全株有丰富乳汁;叶厚纸质,呈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叶面为深绿色,叶背为浅绿色;花为白色,有芳香;核果双生或单个,呈阔卵形或球形,外果皮纤维质或木质,成熟时为橙黄色;通常只有1颗种子;花期3~10月;果期7月~翌年4月。

海杧果在中国分布于广东南部、广西南部和台湾等地,在亚洲其他国家和澳大利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。 喜光照,耐半阴,喜温暖、湿润的气候,对土壤要求不高。 [5]在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中属于无危(LC)。人工繁殖时采用播种繁殖法。

形态特征:

乔木,高4~8米,胸径6~20厘米;树皮灰褐色;枝条粗厚,绿色,具不明显皮孔,无毛;全株具丰富乳汁。叶厚纸质,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稀长圆形,顶端钝或短渐尖,基部楔形,长6~37厘米,宽2.3~7.8厘米,无毛,叶面深绿色,叶背浅绿色;中脉和侧脉在叶面扁平,在叶背凸起,侧脉在叶缘前网结;叶柄长2.5~5厘米,浅绿色,无毛。

主要价值:

 

药用价值:据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记载,“一核者入口立死,两核者可以粪清解之。此药只可外敷,不宜内服。”种子可用于外科膏药或麻醉药,忌内服或注射;树液可催吐、泻下、堕胎,用于急性心力衰竭。有毒,用量需慎重。

观赏价值:海杧果可种植于庭园、公园、道路绿化或湖旁供人观赏,也是一种较好的防潮树种。

咨询服务热线:
0898-38669666
地址: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城镇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招待所二楼101房
投诉举报电话:0898-38669777 Email:Kay002002@163.com
移动端
官方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