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藤黄(Garcinia xanthochymus Hook. f. ex T. Anderson)是藤黄科藤黄属乔木植物。大叶藤黄叶椭圆形或长方状披针形,先端骤尖或钝,稀渐尖,基部楔形;伞房状聚伞花序,萼片及花瓣具睫毛;果球形或卵圆形,黄色,顶端突尖,常偏斜;花期3-5月,果期8-11月。
大叶藤黄分布于中国云南、广西,喜马拉雅东部、孟加拉国东部经缅甸、泰国至中南半岛及安达曼岛亦有分布。大叶藤黄喜光,喜高温湿润气候,耐半阴;宜栽于土层深厚、肥沃和湿润的土壤。果实成熟后黄色,可供观赏,可用于公园、绿地等栽培观赏,也可作行道树;果成熟后可食用,其味较酸;种子含油,可作工业用油。
形态特征:
大叶藤黄是藤黄科藤黄属乔木植物。高8-20米,胸径15-45厘米,树皮灰褐色,分枝细长,多而密集,平伸,先端下垂,通常披散重叠,小枝和嫩枝具明显纵稜。叶两行排列,厚革质,具光泽,椭圆形、长圆形或长方状披针形,长(14-)20-34厘米,宽(4-)6-12厘米,顶端急尖或钝,稀渐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中脉粗壮,两面隆起,侧脉密集,多达35-40对,网脉明显;叶柄粗壮,基部马蹄形,微抱茎,枝条顶端的1-2对叶柄通常玫瑰红色,长1.5-2.5厘米,干后有稜及横皱纹。
主要价值:
观赏:果实成熟后黄色,可供观赏,可用于公园、绿地等栽培观赏,也可作行道树。
工业:果成熟后可食用,其味较酸;种子含油量17.72%,可作工业用油;黄色树脂滴入鼻腔,可驱使蚂蝗自行退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