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油果,又称鳄梨(学名:Persea americana Mill.),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,后在加利福尼亚州被普遍种植,中国的广东、海南、福建、广西、台湾、云南及四川等地都有少量栽培。落叶乔木,高10-15米,胸径达1-1.5米;树冠开展,分枝多而密,茎枝粗壮,多节瘤,常有弯曲现象;树皮厚,不规则开裂,具乳汁。叶长圆形,先端圆或钝,基部圆或钝,幼时上面被锈色柔毛,后两面均无毛,中脉在上面呈凹槽,下面浑圆且十分凸起,侧脉30对以上,相互平行,两面稍凸起,网脉细;叶柄圆形。花梗被锈色柔毛;花萼裂片披针形,外面被毛;花有香甜味,花冠裂片卵形,全缘。浆果球形,直径3-4厘米,可食,味如柿子;种子卵圆形,黄褐色,具光泽,疤痕侧生,长圆形。花期6月,果期10月。主要有墨西哥系(M)、危地马拉系(G)、西印度系(W)三大种群。
形态特征:
常绿乔木,耐阴植物。高约10米,树皮灰绿色 ,纵裂。叶互生,长椭圆形、椭圆形、卵形或倒卵形,长8-20厘米,宽5-12厘米,先端极尖,基部楔形、极尖至近圆形,革质,上面绿色,下面通常稍苍白色,幼时上面疏被下面极密被黄褐色短柔毛,老时上面变无毛下面疏被微柔毛,羽状脉,中脉在上面下部凹陷上部平坦,下面明显凸出,侧脉每边5-7条,上面微隆起,下面却十分凸出,横脉及细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凸出;叶柄长2-5厘米,腹面略具沟槽,略被短柔毛。聚伞状圆锥花序长8-14厘米,多数生于小枝的下部。、具梗,总梗长4.5-7厘米,与各级序轴被黄褐色短柔毛;苞片及小苞片线形,长约2毫米,密被黄褐色短柔毛。花淡绿带黄色,长5-6毫米,花梗长达6毫米,密被黄褐色短柔毛。花被两面密被黄褐色短柔毛,花被筒倒锥形,长约1毫米,花被裂片6,长圆形,长4-5毫米, 先端钝,外轮3枚略小,均花后增厚而早落。能育雄蕊9,长约4毫米,花丝丝状,扁平,密被疏柔毛,花药长圆形,先端钝,4室,第一、二轮雄蕊花丝无腺体,花药药室内向,第三轮雄蕊花丝基部有一对扁平橙色卵形腺体,花药药室外向。退化雄蕊3,位于最内轮,箭头状心形,长约0.6毫米,无毛,具柄,柄长约1.4毫米,被疏柔毛。
子房卵球形,长约1.5毫米,密被疏柔毛,花柱长2.5毫米,密被疏柔毛,柱头略增大,盘状。果大,通常梨形,有时卵形或球形,长8-18厘米,黄绿色或红棕色,外果皮木栓质,中果皮肉质,可食。花期2-3月,果期 8-9月。
鳄梨喜光,喜温暖湿润气候,不耐寒,仅个别品种可忍受短期0度低温。在世界上40°S~40°N有栽培,适宜年均温度20~25℃,抗寒力因品种不同而异(墨西哥系的耐寒性比较强,危地马拉系和西印度系的耐寒性较弱),抗寒品种可耐-6℃低温,抗寒力低的品种遇0℃低温则干枯。需要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,根浅,枝条脆弱,不能耐强风,大风影响可导致减产,对土壤适应性较强。
栽培技术:
1.施肥管理:鳄梨每年常规应用氮肥4次以上,通常是撤施,或是经由灌溉系统施。成年树幼果期施有机肥每株50公斤,复合肥50克,采收后再施一次,数量加倍。
当叶片分析指明磷、钾含量低时施用磷、钾肥。在某些类型土壤上,可以通过施用含锌的肥料或叶面喷施锌。当春天新叶开展时喷施最有效。当作物生长在钙质土或氧含量低的土壤上,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螫合铁溶液注入根区。
当某些土壤和灌溉水中有氮时,用氮量应降低;当树上很少见到有新叶生长并且叶色灰白,或结果多时,则要增施氮肥。
2.病虫防治
鳄梨炭疽病、尾孢斑点病、蒂腐病、疫霉果腐病、煤烟病,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